当“精致利己主义”已经变成老登规训年轻人的标签
2008年前后,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在探讨大学教育问题时,提出了这个观点。
2008年前后,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在探讨大学教育问题时,提出了这个观点。
初冬的贵州安顺,山色苍茫。11月12日下午4点,西秀区秀水村木当组的一方院坝里,86岁的钱理群坐在轮椅上,身着深蓝羽绒衣,头戴呢帽,颈间系着红棕交织的格纹围巾——这是他为动静新闻访谈特意准备的“造型”。
真正的了解,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目光才能抵达。《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崔可忻纪念集》提供了这样一束深情的目光,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位女性在生命终点处绽放的璀璨光芒。书中最为动人的,是崔可忻与丈夫钱理群共同诠释的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哲学——那不是悲情的终结,而是生命意义的完满
2025年10月14日上午,由商务印书馆和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座谈会“探索鲁迅之路——王得后的学术与人生”在北京泰康之家(燕园)召开。
北大教授钱理群,六十多岁住进养老院,不靠子女,不求保姆,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写书,下午和一群老人读鲁迅。
我们还要问的是,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通常说大学是培养专家的。你在大学里是学得专业知识技能,使自己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以后一方面可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也是谋生的手段。我想对谋生这类问题我们不必回避